- 手机:
- 19426065308
- 电话:
- 400-123-4657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市香港区心明大楼11号
把“绿”当做塑城之魂——长乐市海防林工程建设纪实中国绿色时报11月15日报道把绿当做塑城之魂,这是长乐市一个城市的定位。近年来,长乐市围绕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绿色长乐的工作部署,积极转变思路,认真探索创新,在沿海基干林带、绿色通道和乡村绿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此也跨入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市)行列。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全市总人口68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40多万,森林覆盖率33%,全市共规划生态公益林19.3万亩。收、放、扩把绿色还给海岸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是长乐人民的生命林和保安林。为了建好这第一道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建设路径,创新管理机制,并且科学地提出了收、放、扩理念。收,即针对沿海基干林带长期管护主体不落实的现象,按照森林、林木、林地权属主体不变,把管理权收归市级统一管理,在全线埋设界桩,强化建设与管护,通过退耕、退果、退养还林,有效提升防护功能。
放,即适当放宽二线林带管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集体、企业和个私营林造林,充分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扩,即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废杂地、闲置地建设乡村公园,在房前屋后、河道水系种植名贵树种,扩大新的绿色空间,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几年来,全市共完成三退面积2000多亩,兑现补偿金2900多万元,完成防护林带造林和低效林改造面积1.2万多亩,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把绿色还给了海岸,把利益送给了人民。受惠于沿海防护林工程,沿海流动沙丘面积逐年减少,沙改田面积稳步增加,许多过去寸草不长的沙荒地如今变成了吨粮田和聚宝盆。
一个活字打造长乐绿色通道近年来,长乐建设绿色通道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它的精髓就在于建设方式上突出的一个活字,通过借地建绿、租地扩绿、见缝插绿、精品靓绿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多方共建绿色通道。以每亩每年补偿300元-500元、补偿期25年向农民借地绿化,所种林木按照属地所有的原则给农户发放林权证,并按非规划林地造林属性进行管理。
借地建绿,被农民非常形象地称为人在家里躺,钱在树上长,既解决了绿色通道的用地,也解决了农民的收益问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对重点路段如高速公路高架桥路段等,采取绿化带外移进行租地扩绿。
同时,对第一重山可视范围内强化造林,以求得最佳的绿化效果。而见缝插绿就是发动沿线企业、村庄参与绿色通道建设,通过加宽加实加美等措施提升绿化质量,美化景观效果。
精品靓绿,展现长乐的靓丽形象。今年,长乐市进一步加大绿色通道建设力度,重点抓好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森林通道建设,打造精品绿色长廊。
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树种使沿线植被花期随季节变化,色彩随季节更替,打造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凸显长乐作为省会窗口生态城市的靓丽形象。几年来,长乐市共建设绿色通道120多公里,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今年又投入6000多万元,全力提升绿色通道。全民参与植树造林深入人心长乐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掘村镇的特点,以典型示范,推动乡村绿化,建设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绿色村镇。
四旁闲置地、废弃地、抛荒地在长乐市这些曾经被大家遗忘的土地,现已建起了乡村公园。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类乡村公园200多个,占地面积超过1万亩,总投资近亿元,基本形成了村村有公园的格局,有效改善了乡村的人居环境。种了树,还要富。
长乐市每年选择条件较好的10个村庄作为试点,实施以生态绿化为重点的综合改造。通过扶持示范村建设,让种植名贵树,绿化又致富的理念,在广大村镇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推动非规划林地造林工作。目前,全市已种植各种名贵树10万多株。
近年来,长乐市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模式,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每年春季,党政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市近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造林、绿化家园在全市蔚然成风。仅仅是义务植树还不够,长乐市通过冠名权、表彰等形式,动员和引导企业家、华侨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以绿色回报社会推广认种认养活动,既提升了绿化宣传影响,又增强了管护成效。与此同时,开展种植结婚林、海峡姐妹林、伴你成长林、思念林等纪念林活动,变传统纪念习俗为植树造林活动,使植树造林成为了全市人民的特色传统。
本文关键词:JN江南·(中国)体育官方网站,JN SPORTS,JN体育·(江南)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JN江南·(中国)体育官方网站-www.mizuhiki-ryuhodo.com